Post cover

簡介

啟程,穿越至大航海時代,前行千百萬哩外,你會抵達一座名為澳門的城市。在那裡,西方殖民者卸下蒐集自航程上的珍奇植物,餘光下,另一座名為香港的城正蘊釀着。兩座被海環抱的城,一種待將萌芽的苗,從澳門移植至香港後迅速拔地生根——從初培的苗圃萌發成馥郁的植物園,從建構西方城市的零散符號,漸結成具規模具系統的果實。一海之隔的兩座城市,曾塑造海洋帝國的輪廓,接連被創建的傳說亦如夢一般扣連彼此。

承接「歷歷在目」團隊以香港礦石史為創作靈感的《牆邊練習曲》(2021)、以物種流動及族群遷徙為題的《未境進行曲》(2023),團隊接續鉤沉歷史傳說,以浸沉式環境劇場《異步同曲》作三部曲的系列終章,由四位行者、兩座遙相契合的城市,帶你穿梭大館的深邃時空,在光影與聲境、投影與表演交織的多維空間裡,遊逛兩座城市的前世今生,墮入由傳說與歷史、虛構與真實織造的線索,來回往復在流動的水與結實土壤上,編織兩座命運扣連卻又迥異的相鄰城市,一種新的對話逐漸建立,呈現原先看不見的城市,看不見的一幅埋在地底下的脈絡。

備註

  • 演出長約1小時30分鐘
  • 粵語對白,不設字幕
  • 適合十歲或以上人士觀看
  • 遲到觀眾不得進場
  • 於演出期間觀眾需有少量的走動,建議觀眾穿著輕便衣飾參與,並請自行評估其身體狀況決定是否參與
  • 節目如有更改,恕不另行通知。如有任何爭議,大館保留最終之決定

過往演出

創作及製作團隊

策劃及製作:歷歷在目

概念、聯合導演、多媒體設計:李沛榮

概念、聯合導演、編劇、資料搜集:李淑雯

劇場構作:郭慶亮

演員:陳頴璇、陳秄沁、許晉邦、李頊珩

聲演及戲劇指導:蔡澤民

空間及佈景設計︰陳鈞至*

作曲、聯合聲音設計、錄音師︰劉志強

聯合聲音設計及操控員:梁浩賢、區健朗

燈光設計︰杜國康

燈光設計助理:李俊燃

服裝設計︰張視製作

製作及舞台經理:周怡

宣傳文案編輯:蕭朗宜

主視覺設計:黃子瑋

*承蒙香港演藝學院允許參與是次製作

票務

門票於3月4日於art-mate.net公開發售

購買每張門票,或可享有以下其中一項優惠,先到先得,額滿即止:

  • 六折優惠:適用於60歲或以上高齡人士、殘疾人士及看護人、全日制學生
  • 八五折優惠:大館Fan可於大館App領取門票85折優惠碼

「大館表演藝術季:SPOTLIGHT 2025」套票優惠:

  • 凡單次購買兩場不同節目的正價門票,可享95折優惠
  • 凡單次購買三場不同節目的正價門票,可享9折優惠
  • 凡單次購買四場不同節目的正價門票,可享85折優惠

藝術家座談

講者將於四月上旬公佈。

日期:01.05.2025(四)

時間:晚上6至7時

地點:洗衣場石階

無需登記,免費入場

教育專場

《異步同曲》由歷史研究出發,融合精緻的多媒體設計及戲劇語言,娓娓道出香港和澳門錯綜複雜的故事。作品主創之一李淑雯,將在教育專場中分享如何結合史實、劇場和多媒體多種元素,創作出這部歷史環境劇場三部曲。

此教育專場為中學生和大學生而設,如有興趣參與,歡迎電郵至 performingarts@taikwunarts.hk瞭解報名詳情。

日期:08、09及15.05.2025(四、五及四)

時間:下午4至5時

地點:F倉展室

人數:30

語言:廣東話

關於大館表演藝術季: SPOTLIGHT

自2018年開幕以來,大館一直致力培育香港的表演藝術人才。透過委約創作,藝術家以戲劇、舞蹈和音樂等不同語言,發展出跨界及場地限定作品,結合大館獨特的空間和背景,演繹香港的故事和身份。

除了本地創作,藝術季亦邀請傑出的海外作品,與本地藝術家合作改編以呼應大館和香港的背景,從而促進香港與國際藝術家之間合作和交流,為文化和藝術注入動力。

獲獎大館委約作品

《198491牆後的赤裸信息》2018大館舞蹈季)
2019香港舞蹈年獎 「傑出小型場地舞蹈製作」

《日記VII • 我來給你講個故事......》大館表演藝術季:SPOTLIGHT 2021)
2022香港舞蹈年獎 「傑出編舞」及「傑出小型場地舞蹈製作」

《牆邊練習曲》大館表演藝術季:SPOTLIGHT 2021)
2022金點設計獎「標章整合設計類」

《從什麼時候開始》大館表演藝術季:SPOTLIGHT 2023)
2023 CASH金帆音樂獎「最佳正統音樂作品」

藝術家簡介

歷歷在目
李沛榮
李淑雯
郭慶亮

策劃及製作

藝術團隊「歷歷在目 Vividly」以向大眾普及歷史為目標,通過表演、聲音、投影等手法,致力把一個特定的歷史遺跡重新設計,讓事實和資料轉化成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和在地體驗,引導觀眾對身份及歷史議題的各種思考。2020 年,藝團於澳門城市藝穗節首演以盧家大宅古蹟為題材的《大堂巷7號睇樓團》獲好評,隨後獲藝穗節顧問推薦,於2021年澳門藝術節以全新版本上演。

2021 年,「歷歷在目」獲大館委約,以大館監獄及香港礦石歷史為創作靈感,創作與岩石有關的沉浸式環境劇場《牆邊練習曲》,榮獲香港小劇場獎四項提名以及台灣金點設計獎標章。

「歷歷在目」的成員來自不同背景與創作領域,包括數碼媒體設計、視覺藝術和研究等。我們相信透過協作及跨域創作,再結合過去與當代背景,能夠探究歷史中的豐富層次,從而推進多角度詮釋的可能性。

概念、聯合導演、多媒體設計

李沛榮是跨領域藝術家,持荷蘭烏特勒支藝術學院數碼文化創意設計文學碩士學位,主修動畫。他擅長運用插畫、動畫及投影藝術等媒介,結合創意及想像力,講述不同的視覺故事。作品曾入圍香港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、第56屆台北金馬影展等多個國際動畫節及電影節,獲得本地及外地觀眾的認同。

Instagram: @helloseesaw

概念、聯合導演、編劇、資料搜集

李淑雯成長於香港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視覺藝術碩士課程,主修藝術創作與延伸媒體,並獲頒視覺藝術創作獎。她常以裝置和錄像為創作媒介,享受為題材尋找平衡的藝術形式和材料的過程。

劇場構作

郭慶亮是新加坡藝術界的傑出人物。他是劇團戲劇盒的創辦人,亦是導演、編劇、戲劇顧問、教育工作者。慶亮通過藝術探討社會議題,與社群建立溝通的平台,在社會的各個層面致力提倡公民對話—— 在這方面他的能力毋庸置疑。

自30多年前投入劇場工作,他執導過的著作包括《漂移》、《是惡作劇還是犯罪?》、《宣言》以及《賤民》等。他所涉略的藝術媒體橫跨多領域,並指導了如特定場域演出《ubin》、《補天計劃》(關注環保議題);《兩面之間》(探討有關生活及死亡的課題);《不久的將來》(探討新加坡空間的議題)等系列作品。《水•土:二部曲》探討的是新加坡土著馬來人和實里達族人的流離失所。

郭慶亮的藝術才能一再受到國家藝術理事會的肯定,先後獲頒的獎項有:青年藝術家獎(2000年)、文化獎學金(2014年)以及新加坡最高榮譽的藝術獎項--文化獎(2022年)。郭慶亮在2016-2018年之間擔任了藝術官委議員。2024年,他因在學術、藝術和教育等領域取得非凡成就,獲頒台灣國立台南大學名譽教育學博士學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