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旋律說的話」是大館2025年的社區藝術計劃,由著名爵士結他手張駿豪創立的滴音樂策劃及製作,旨在透過一系列即興演奏和音樂創作工作坊,邀請社區夥伴、音樂人、癌症患者、康復者及照顧者共同參與,探討面對癌症時的挑戰與感悟,並深入探討生死等生命課題。
計劃取名自經典爵士名曲With a Song in My Heart,由張駿豪的自身經歷出發,回顧他在患病的路上與不同的人相遇相知,即使素昧平生、背景個性各異,卻因為病症而能夠互相理解和支持,好比爵士樂演奏中人人各司其職,隨着即興精神創造音韻,如人生經歷高低起跌、不同個體相遇相知,共同在旋律中建立理解和互信,在音樂藝術中獲得力量去一起成長,延續面對未知的勇氣。
張氏曾與紐約大學音樂治療助理教授艾倫‧圖里博士(Dr Alan Turry)合作,體驗了諾多夫-羅賓斯的音樂治療方法(Nordoff-Robbins Music Therapy),發現即興音樂對推動特殊需要人士與群體互動相當有效,尤其對支持癌症病友是深具潛力。是次計劃旨在匯聚和培育一群關注特殊需要群體的音樂人,透過互動與交流,以開放的心跟參與者連結、共同學習、探索、成長,傳遞共融精神與發揮創意的力量。在旋律當中,讓難以言喻啟齒的心聲得到抒發,人與人之間有更多的體諒和理解,促進社會的和諧和共融。
計劃里程碑
2025年1月 | 計劃開展及迎新 |
2025年2月至3月 | 音樂及創作工作坊 |
2025年4月18至21日 | 於大館舉行一系列公眾活動,包括形體工作坊、分享會、小型音樂會、放映及音樂會等 |
2025年5至6月 | 音樂作品及影像於網上發佈 |
參與「旋律說的話」的音樂人及同行者一同經歷了四個月的緊密相處,在過程中以文字和音樂記錄了對抗病症途上的種種思緒。三首共創的樂曲及音樂錄像將於5月至6期間於網上發佈,敬請期待。
工作坊:旋律中的療癒 ── 形體共鳴
曾經歷家人患癌的佛學及哲學YouTuber蛀蟲米(Rottenamimi)與兩位爵士樂即興演奏家李梓禾(鋼琴)及陳天進(結他)攜手,引領參加者透過形體與爵士樂即興創作,探索內心深處的情感。當生命的樂章戛然而止,留下的空白,就用旋律同肢體去填滿。那些難以言喻的思念、遺憾與愛,將化為音符與舞動,在空間中迴盪。蛀蟲米將分享其於生命幽微處的體悟,以及如何藉由藝術尋得慰藉與力量。
工作坊將融合形體動作、音樂即興,與生命智慧,邀請參與者體驗身心的連繫,釋放潛藏於心底的情緒。在此安全空間內,參加者可以透過旋律與肢體尋得個人的表達方式,重新連結自我,感受生命。
日期:2025年4月18日
時間: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
地點:賽馬會立方
名額:25
語言:粵語
帶領者
蛀蟲米
佛學及哲學YouTuber
爵士樂二重奏
李梓禾(鋼琴)
爵士樂二重奏
陳天進(結他)
備註
座談會:以爵士即興的心,面對頑疾之痛
「旋律說的話」策劃人張駿豪將會與抗癌路上的一眾同行者,包括癌症資訊網代表以及專業音樂治療師等,展開對癌症議題的深刻對話。 我們將聚焦癌症患者、照顧者與相關工作者,如何透過即興音樂創作與體驗,打開面對癌症的話題討論,並從中尋找希望與力量。
日期:2025年4月19日(星期六)
時間:下午2時30分至3時30分
地點:賽馬會立方
語言:粵語
講者
張駿豪
策劃/音樂人/癌症病人
講者
Alan Turry博士
音樂治療師
*網上參與
講者
周穎賢
音樂治療師
講者
吳偉麟
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
主持
黃愷弘
音樂治療師
音樂分享:生命中的無限可能
生命如同一首即興樂章,我們無法預測,只能應對,將每一次的挑戰化為成長的養分。在順流而下的旅程中,讓我們一同聆聽內心的聲音,感受每一次的呼吸。透過音樂,探索如何擁抱生命中的未知與驚喜,在每一次的轉彎處,發現意想不到的風景。放下執著,順應生命的流動,活出屬於自己的無限可能。
日期:2025年4月19日(星期六)
時間:下午5時至6時
地點:洗衣場石階
語言:粵語
講者
黎曉陽
唱作歌手
即興音樂
張駿豪(結他)
主持
李敬恒博士
哲學學者
無需登記,免費入場
音樂分享及放映:及時行樂,「反」轉人生
「有今生,無來世!總之死都要去旅行?」此句口號,完美詮釋「四仔旅行團」的人生態度。他們並非一般旅行團,而是由七位堅毅的癌病患者組成,奉「Pray for the best, prepare for the worst!」為生活宗旨,遊歷大千世界,參透生命真諦。
分享會上,「四仔旅行團」會分享他們於清邁的所見所聞,最新的生活點滴,以及第二屆旅行團的趣事;此外更會聯同「旋律說的話」計劃的參加者共同演出,以音符傳遞生命力量。此外,更邀請到哲學學者李敬桓博士一同參與對談,分享更多生命啟示。
日期:2025年4月20日(星期日)
時間:下午1時至4時
地點:洗衣場石階
語言:粵語
講者
「四仔旅行團」成員
主持
李敬恒博士
哲學學者
即興音樂
張駿豪(結他)
即興音樂
chancharlie(演唱)
即興音樂
張嘉耀(演唱)
活動流程:
下午1時至2時 | 分享會一 |
下午2時15分至3時15分 | 《四仔旅行團》記錄片放映 |
下午3時30分至4時 | 分享會二 |
無需登記,免費入場
音樂分享:形體與即興音樂的對話
蛀蟲米將分享《旋律中的療癒 ─ 形體共鳴》工作坊中的體驗,以及如何透過形體與爵士即興,探索內心深處的情感,並分享她面對親人因癌症離世的心路歷程。李梓禾(鋼琴)和陳天進(結他)將以即興音樂回應,讓音樂在空間中流淌,與現場觀眾一同感受生命的當下。
日期:2025年4月21日(星期一)
時間:下午2時30分至4時
地點:洗衣場石階
語言:粵語
帶領者
蛀蟲米
佛學及哲學YouTuber
即興音樂
李梓禾(鋼琴)
即興音樂
陳天進(結他)
主持
吳少慧(「旋律說的話」製作人)
音樂會一:愛‧喺周圍
以音符緩緩展開一段與摯友並肩同行、與病魔作戰的故事。或許曾有陰霾,但愛與支持,如日出前漆黑的微光,終將驅散黑暗。「Love is All Around」,是共同的信念。願這場音樂會,能為各位帶來一絲慰藉,一份力量,讓我們在愛的旋律中,找到前行的方向。
日期:2025年4月19日(星期六)
時間:下午8時至9時
地點:賽馬會立方
演出
Jan Curious(演唱)
演出
張駿豪(結他)
演出
李梓禾(鋼琴)
特別演出
生命小戰士合唱團
音樂會二:順流而行 — 擁抱生命的無限可能
音樂輕輕響起,引領我們進入順流而行的旅程。生命如河,有時湍急,有時平緩。學習瑜珈的臣服精神,讓我們在面對挑戰時,能放下。一次心靈的探索讓我們在音符中相遇,分享如何放下過去的傷痛,臣服於當下的美好,並在音樂的陪伴下,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,擁抱生命中的無限可能。
日期:2025年4月20日(星期日)
時間:下午8時至9時
地點:賽馬會立方
演出
黎曉陽(演唱)
演出
張駿豪(結他)
演出
宋正方(演唱)
演出
梁俊軒(低音結他)
演出
陳衍光(鼓)
音樂會三:感恩:擁抱生命的不完美
生命如潮,有起有落。即使面對疾病的折磨,親友離世的傷痛,我們仍能在幽谷中找到值得感恩的微光。音樂,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光,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。這場音樂會,我們將一同分享如何在困境中保持感恩,感謝生命中給予我們支持與愛的人們,感謝每一段相遇,每一份陪伴。即使面對挑戰,我們仍能從微小的細節中發現生命的美好,並在音樂的陪伴下,將這份感恩化為快樂,蔓延到身邊的每一個人,點亮希望,用愛擁抱生命的不完美。
日期:2025年4月21日(星期一)
時間:下午5時至6時
地點:賽馬會立方
演出
張天穎(演唱)
演出
朱肇階(鋼琴)
演出
張駿豪(結他)
演出
陳衍光(鼓)
演出
馮晟睎(低音大提琴)
2025年4月18(星期五) | ||
2:30pm–4:30 pm | 賽馬會立方 | 工作坊:旋律中的療癒 ── 形體共鳴 |
2025年4月19日(星期六) | ||
2:30pm–3:30pm | 賽馬會立方 | 座談會:以爵士即興的心,面對頑疾之痛 |
5pm–6pm | 洗衣場石階 | 音樂分享:生命中的無限可能 |
8pm–9pm | 賽馬會立方 | 音樂會一:愛‧喺周圍 |
2025年4月20日(星期日) | ||
1pm–4pm | 洗衣場石階 | 音樂分享及放映:及時行樂,「反」轉人生 |
8pm–9pm | 賽馬會立方 | 音樂會二:順流而行 — 擁抱生命的無限可能 |
2025年4月21日(星期一) | ||
2:30pm–4pm | 洗衣場石階 | 音樂分享:形體與即興音樂的對話 |
5:00pm–6pm | 賽馬會立方 | 音樂會三:感恩:擁抱生命的不完美 |
大館作為香港的歷史及文化藝術機構,希望將藝術無形的力量和價值帶入人們的生活當中。大館一直透過舉辦不同的社區藝術計劃,以表演藝術連結藝術家與社會上的不同群體,在回饋社群的同時,豐富藝術家的創作思維,促進社會各個持份者的相互理解。過往計劃包括2020及2022年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的《動戲‧童迷香港藝術計劃》,及2023年與腦退化症長者及家庭共創音樂的《記不起一個人,哼得出一首歌》;兩項計劃分別於2021年及2024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發展獎。